原生家庭帶來的生命型塑
美美為職業婦女,雖然努力扮演母親的角色,但總是感覺與女兒之間有一道牆,女兒也比較黏爸爸。經過深度的探索,才發現與女兒的疏離源自與母親的關係。幼年時,母親因工作忙碌,大多是父親陪伴她,有一天,她親眼目睹父母激烈爭吵,不久後,母親就離開家了。
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
家族治療大師薩提爾曾說:「透過家人,我們得以認識自己。」因為原生家庭雕塑我們的人格特質,影響我們的人際互動模式,建立我們的自我概念,培養我們的價值觀與人生態度等。
人際互動模式
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人的一生在六歲時便已決定。客體關係心理學提出:早年經驗會對人造成極大影響,其中梅蘭妮‧克萊茵醫師甚至認為嬰兒與母親的互動,能成為建構兒童內在世界的基礎,對於一個人有著決定性的影響。
從許多案例發現,小時候若是照顧者(父母)提供的是疏離的關係,長大後自然形成疏離的人際關係,如:幼年時父母缺席,或缺乏擁抱、陪伴,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愛、不重要,造成孩子內心孤單與對人的疏離。若幼年時,父母突然離開則會造成依附關係中斷,使其產生不安全感及低信任感,以致習慣與人保持距離或在親密關係中情感過度依賴。父母給予幼兒充足的愛與關懷,將是孩子未來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基石。
人格特質形塑
小元在班上總是扮演小糾察的角色,常糾正同學的錯誤,不喜歡被管的同學就會和他發生衝突,使他成為不受歡迎的同學。學校社工進行家庭訪問後,才了解小元的父親非常嚴厲,無論是寫完功課的時間、各科成績標準,甚至用餐時間或國字書寫大小,若不符規定都會遭受處罰。父親嚴厲的教育方式,形塑了小元對人嚴苛的人格特質。
洪蘭在《理應外合》書中提到:「模仿的學習方式在心理學上,屬於一種內癮的學習(無記憶,但有連結)。而五、六歲前是個很重要的學習階段。」
有首兒童教養的詩是這樣寫的:
被批評的孩子,學會了譴責
被體罰的孩子,學會了暴力相向
被嘲笑的孩子,變得內向
被嘲諷的孩子,內心有自卑感
當孩子受到鼓勵,他會有自信
受包容的孩子,學會了耐性
被讚美的孩子,學會了欣賞
獲得友誼的孩子,會對別人友善
感受平安的孩子,會對自己有信心
被人喜歡、被愛包圍的孩子,學會對人付出愛
自我概念(自我形象)
自我概念是每個人對自己的認知與看法,包含自我價值感及對自己內外在特質、能力、人際關係的描述與評論。兒童和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多半是在與重要他人(父母、兄弟姐妹、其他親屬、鄰居、親朋好友、老師和同學)交往中,透過他人的回饋而逐漸形成、發展。
孩子自出生後,與父母接觸的時間最長,因此自我概念多半是來自父母的影響。個人在幼年建構的自我概念如果是正向的(自我形象是美好的),他會建立高自尊並喜歡自己,進而能珍惜自己、勇敢表達情緒或需要、勇於接受挑戰、能關心別人。反之,若自我概念是負面的,則容易因他人負面話語或挫折而內心受傷,容易情緒性攻擊他人或自殘,遇到問題時也容易歸咎他人,所以父母為孩子形塑健康的自我概念,是孩子生命中最大的寶藏。
價值觀與人生態度
每個人所擁有的價值信念大部分傳承於父母、祖父母,其次則來自成長的生活經驗。對於所經歷的事件,每個人都會賦與特別的解讀或意義。臨床心理學家黃維仁在《親密之旅》課程中提到:“One feeling, one decision”(解釋為內在誓言),從小經歷過一些非常強烈的感覺,通常對生命會造成決定性的影響。
總結
為人父母者,不需要因生命中的問題去究責於原生家庭,也不需要為之前對兒女的疏忽或錯待而自責。可慶幸的是,若因家庭對生命造成了負面影響,日後仍可調整與修復,只是需要花些時間,並付上一些代價。重要的是,從現在開始,父母親應該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、快樂的原生家庭。